“学校教育,以人为本;素质教育,德育为首”。近年来,我校德育工作围绕职业学校学生培养目标,不断探求德育工作“实效性、科学性”途径,致力于结合学生生理、心理特点,开展针对性强的德育教育及实践活动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
学校组织所有班级参加江苏省教育科学“十一五”规划2008课题“职业学校开展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”课题子课题“社会实践中进行公民教育的研究”,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载体。
一、我们做了哪些工作:
(一)建立并完善了课题研究机制
1、成立课题工作领导小组
组 长:孙 兵(校长、党总支书记)
副组长:樊玉敏(德育副校长)
组 员:佀永辉(学工处主任)、朱其能(学工处副主任、团委书记)、朱红枫(教科处主任)、李心建(校办副主任、德育课教师)、孙红芳(德育教研组组长)、刘莹(校团委书记)、各专业系主管班级管理的主任(王俊英、杨芸、汪聪)、实验班班主任。
2、引入激励机制
参与课题研究情况及成效列入学校学生工作处、专业系、部、班主任考核内容,作为评选优秀班集体的必备条件。对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班级、学生、班主任等人员给予表彰奖励。
3、政策扶持
课题研究过程中,学校给予经费、物资、时间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。
(二) 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向
主要研究内容为:
1、 学校大德育要开展的公民教育;
2、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公民教育;
3、 学生参与“校园实践服务周”活动中的公民教育;
4、 学生利用假期参与的社会实践中的公民教育;
5、 学校团委组织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中的公民教育;
6、 学生参加实习,在实习岗位上的公民教育。
(三) 确定将课题研究纳入学校整体德育活动体系,与德育活动完全对接。
1、教育内容:课题研究与“德目”相结合
我们认为:公民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,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。因此,准确理解和掌握公民教育的内容、方法、途径、形式,设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十分重要。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进行有效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,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为此我们确定以“德目”内容引领公民教育,科学确立公民教育的内容。
----主题教育活动围绕“五大主题”,分“五个学期”推进
时间 主题 | 第一学期 | 第二学期 | 第三学期 | 第四学期 | 第五学期 |
德 目 | |||||
个人 | 自尊自重 | 自信尚美 | 明智明礼 | 敬业创业 | 创新创优 |
家庭 | 尊老爱幼 | 孝敬孝顺 | 勤俭节约 | 自立自强 | 凝聚和谐 |
学校 | 知校爱校 | 遵规守纪 | 团结友善 | 勤学善用 | 尊重关怀 |
社会 | 遵纪守法 | 诚实守信 | 权利义务 | 合作环保 | 公平正义 |
国家 | 知国爱国 | 勇敢正直 | 信心忠诚 | 奉献责任 | 和平强国 |
----教育活动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等契机开展
月份 | 主 题 | 月份 | 主 题 |
2月 | 结合新学期要求(个人品德) | 8月 | 结合社会实践(创业创新创优) |
3月 | 关注两会(权利义务观) | 9月 | 结合新学期(遵纪守法) |
4月 | 结合成人节(成人预备期) | 10月 | 结合国庆节(爱国主义) |
5月 | 结合实习准备(职业生涯指导) | 11月 | 结合文艺科体活动节、运动会等活动(集体主义) |
6月 | 结合实习(职业道德) | 12月 | 结合新年(时代精神) |
7月 | 结合假期(社会公德、家庭美德) | 元月 | 结合春节(传统美德) |
----以上德目内容相互补充,学校、班级各项教育活动内容的安排与以上项目相一致。
2、活动开展:集中与分散相结合
江苏省教育厅引进的与美国公民教育中心合作的“公民教育实践活动”项目为我校德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,有助于我校拓广德育工作视野,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,学校在2008年分别以实验班、兴趣小组两种组织形式开展了共三个题目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,积累了一定的活动开展经验,为我校今后更好地开展此项活动奠定了基础。
为了保证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时间、空间与质量,我们把此项活动与学校开展“校园实践服务周活动”结合起来,赋予“校园实践服务周”以新的内容。学校充分利用每班每学期各一周停课进行校园实践的契机,集中组织学生开展公民实践教育活动(采访、收集资料、制作展板、模拟听证等环节)。具体来说:第一步骤、第二步骤先期进行(利用班会早课、班会课、夕会时间等),第三步骤则在班级开展校园实践服务周的时间来进行。原则上,每班每学年须完成至少一项公民教育实践活动;每系、部重点指导一项并在全校范围展示。
3、成果呈现:课题研究与“三创”主题活动相结合
(1)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每班至少完成一个项目的实践活动。学校结合“创新大赛”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目标要求,让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成为学生“创新”能力培养的又一重要载体。“创新”大赛中作品不乏学生在公民实践教育活动中的一些“金点子”。如我们正在进行的“能吸灰的黑板擦”、“垃圾筒改造方案”、“学校图书馆的优化管理方案”、“花园路牌”、“市民上紫金山不走官道”等。
(2)列入学期班主任工作考核“一二三四五” :一份我最满意的教育案例;两篇观察日记(班级状况); 三份主题班会详案(结合德目内容,主题明确,有照片、);四份材料(工作计划与总结、工作手册、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材料(含照片、光碟)、家长会材料);五份家访登记表。
4、组织方式:全面推进与重点指导相结合
学校要求非高考班每年须完成一项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。每个专业系、部须安排师资,重点指导1-2个班级完成活动全过程,并在全校公开展示。班级活动开展情况列入评选各级各类先进、进步班集体的条件。
5、活动辅助:专项培训促学生素养提高
——普通话培训:
培训目的和要求:普通话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信息载体,越来越受到重视,说好普通话是学生与他人有效勾通的基本素质。本次培训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能力,使五个班的同学能够准确、流利地使用普通话与社区居民,各级政府官员,图书馆理员,律师,工程师,教授等不同类型的人员进行有效的交谈,以使问题得到应有的答复。在交谈出学生要表现得有礼有节,亲切友善,虚心请教,自信满满,使活动的谈话对象愿意与学生合作交谈,从而使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地进行。
——交往礼仪培训:
培训目的和要求:礼仪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它是人际交往中的桥梁。讲究礼仪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形象,是社会交往中应有的行为规范。为了能使本次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顺利进行,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礼仪培训,使学生能与不同的人进行交往,并且都能表现得礼貌得体,不管是站是坐或走,是听是说或看,都能显得较绅士与淑女,是一个具有良好行为修养的学生。
主要内容:联系对方的礼仪,交谈开始、过程与结束的礼仪,衣着的礼仪。在交谈中做到态度诚恳、自然、大方、虚心;语气要和善亲切;目光要注视对方,不要左顾右盼;不要有看手表、伸懒腰、打呵欠等漫不经心的动作;不管时间长短要耐心倾听;讲话注意分寸,不随便插嘴,更不抬杠,要尊重、礼让对方,多听少讲多记,总之基本能做到塑造自己,感染别人,表现得体,给对方留下好印象,从而促进沟通,
——交谈技巧培训:
培训目的和要求:要使公民教育活动获得成功,学生必须学会善于与人沟通,而交谈是沟通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。本次培训要努力使学生掌握一些交谈的技巧,使学生在与别人交谈时,能够巧妙地引导对方对自己的话题最感兴趣,感受到尊重,愿意配合活动,使自己成为一名受欢迎的交谈者。
主要内容:交谈的语气语调和自身的精神状态;礼貌用语和尊称的用法;表达对方及其工作的重要性;如何提问和细心、诚恳地聆听别人等。
——学生知、情、意、性、行的提高:
培训目的和要求:整体提升学生道德水准和个人修养。
主要措施:(1)着手开发校本课程。(2)通过德育课程中对相关内容进行置换的方式,让学生主动要求成为有较高素质的人。
(二)取得了哪些成绩:
1、统一思想方面:
初步形成了学校指导下,学工处、专业系、部、团委、教科处、学科组共同参与的研究团队。
2、在学校大德育公民教育内容方面:
班主任结合德目,完成 :一份我最满意的教育案例;结合德目,每人每学期完成三份主题班会详案(主题明确,有照片)。
3、在学生参与校园实践服务周方面:
校园实践服务周制度逐步完善并在学校大力推行,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成长的点滴记录。
4、在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方面:
已经在全校全面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。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,培养了一批公民实践活动指导教师。在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。
5、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撰写了一批文章,有的在参与评比的过程中还获了奖。
(三)存在哪些问题
1、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研究水平尚待提高。
2、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深度与广度还需增强。
3、在实习岗位上的公民教育教育素材尚未收集。
4、学生假期或自主参加的公民教育相关活动情况尚需整理和分析。
(四)后期做哪些工作
1、加大对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的相关培训,聘请专家到校讲学,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。
2、继续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下去,不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指导力,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,提高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率。
3、重视实习岗位上的公民教育教育素材的收集,鼓励教师积极形成研究成果。
4、整理和分析学生假期或自主参加的公民教育相关活动情况,形成研究成果。
5、归总各项研究的过程性材料,特别是对试验班学生学生的公民素养提升情况作出调研分析,结合校情、学情,撰写文章,形成研究成果。
总之,这一课题我们还在开展、探索过程之中,需要不断研究与实践,我们将会“走出去、请进来”,让我校的学生体会到作为一名公民的责任,自觉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公民。
